当前位置:首页> 正文:8大4S集团盘点:新车销售亏损超25亿,售后赚钱难度也在增加,分化愈发明显
2025/9/2 15:26:14 贺言 原创
近日,各大上市4S集团先后发布上半年财报,如年初预期,营收表现仍处在下坡阶段。在传统燃油车,尤其是豪华品牌价格倒挂的影响下,部分集团利润严重跳水。
AC汽车整理了8家4S集团的半年报,有7家营收下滑,其中世纪联合跌幅超38%。5家净利润下滑,其中永达跌幅高达3074%,“卖车不赚钱”引发了严重的“蝴蝶效应”。
被寄予厚望的售后业务总体表现尚可,中升等4家小幅增长,但也有4家营收下滑,且跌幅多在10%以上。售后毛利率参差不齐,中升最高超过47%,世纪联合坚守32%的“及格线”。
受新车持续降价影响,多家集团二手车业务普遍出现“增量不增收”及“增收不增利”的状况。二手车价格秩序崩塌,不仅体现在传统燃油品牌,新能源品牌因快速换代,也出现旧车型“打骨折”甚至无人问津的局面。
品牌授权、网点布局方面,中升等集团依然坚持“聚焦”路线,于多个省市整合豪华品牌优势区位门店。和谐汽车加速出海,继香港之后,在东南亚纵深布局。拥抱新能源,加速转型,也已成为角逐的新战场。
可以看到的是,在车市加速分化的当下,4S集团任何板块的运营动作都要谨慎。利润天平已濒临极限,转型押注不容闪失。相应的,“巨人转身”也为下游汽后市场掀起层层波澜。
01、新车“卖的越多,亏的越多”,行业龙头也扛不住
与总营收表现一致,上半年7家4S集团新车收入下滑,5家跌幅超10%,其中世纪联合暴跌46%。毛利表现愈发萧瑟,百得利控股暴跌98.2%,毛利仅300万元,卖车相当于“平进平出”。
事实上,4S集团均为重资产运营,即使是自有门店,团队配备、进销资金占用等,使门店注定无法“低价卖车,薄利多销”。因此,“平进平出”的毛利表现背后,已经是巨大的亏损,且“卖的越多,亏的越多”。
这一点在行业龙头中升的数据中尤为明显,相较于去年同期,新车收入下滑4.7%,毛利下滑却高达20%。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22.9万辆,毛损却高达23.88亿,单车亏损在一万元以上。
类似的,百得利新车营收下滑14%,毛利暴跌98.2%,原因在于旗下拥有更多保时捷、奔驰等豪华品牌。
以保时捷为例,上半年国内销量同比减少28%,持续的大幅下滑,保时捷的价格开始松动,利润不再坚挺,4S集团“利润风险蓄水池”的特性,使其迅速转向亏损。
由此不难理解,4S集团的二手车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:中升二手车毛利仅2.57亿元,下滑58.4%;新丰泰二手车营收1.6亿元,缩水25.9%;即使此前重点布局该板块的永达,二手车营收也下滑24.5%。
总体上看,各4S集团虽规模各异,但新车二手车销售所面临的局面基本一致。唯独和谐汽车显得有些“格格不入”:新车营收增长36.7%,毛利扭亏为盈大增231%,带动总营收增长超29%,成为上半年唯一逆势增长的4S集团。
不过,就其原因分析,答案并不在国内。香港及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,销量达15725辆,占总销量的51.3%,利润也迅速得以修复。
尤其是采用“低成本、高效能”的运营模式,和谐汽车在海外单店投资额投入低于国内传统4S店,同时,海外平均单店员工数量也远低于国内传统4S店。
可以说,和谐汽车如今已属于“不同赛道”,其国内市场的规模相对稳定,但占比总体收缩。海外相对简单,且“新能源落后”的市场,是其率先抢占的转型窗口。
02、售后“半数赚钱,半数挣扎”,分化局面已经出现
在售后板块,最亮眼的当属中升,超114亿的营收,及高达47.54%的毛利率“遥遥领先”。但排名第二的永达不遑多让,售后在总营收中占比达17.7%,在集团内的创收能力高于中升。
依次来看,中升在财报中表示,可观的售后表现得益于454万活跃客户,及相应的400万元售后产值,二则分别增长15.2%及1.7%。
更重要的是,中升自2024年底以来,对超20%的门店进行重组调整,包括并不限于把销售能力弱的门店更改为售后服务中心,在客户售后提现上“提质增效”。
另外,中升上半年代理了99万单车辆续保保险,同比增长10.6%,加上新车保单累计达120万单,同比增长8.6%。
可以说,“保险+事故车”依然是中升发力的重点,加上大型钣喷中心的建设使用,中升打的是“规模+效率”的组合拳。
再看永达,“保险+事故车”同样是双核心,其在财报中提到:坚持事故线索全员营销、涉车保险产品及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,促使上半年钣喷台次增长4.8%。另外围绕“以修代换”加深与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,上半年保费及台次提升均在5%以上。
以豪华车为主的百得利虽未公布售后业务的毛利数据,但其在财报中表示,围绕“服务体验”如专属顾问、预约优先、增值礼遇等手段,提高车主的回厂频次。售后满意度成为带动售后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,上半年累计实现售后服务50.4万台,较往年有所增长。
不过,需要格外注意的,是4S集团售后业务开始出现分化。
世纪联合售后营收暴跌33%,剔除不达标门店关停止损的影响,运营状况良好的门店“单打独斗”,在竞争激烈的售后领域很难形成有效吸引力,周边4S店乃至各类独立售后门店,都在蚕食门店客户。
新丰泰售后营收及毛利下滑均超17%,虽然上半年续保单量同比增长19%,续保渗透率增长7%。保费增长18%,但在事故车维修乃至配件多元化领域仍缺有效抓手。
其在财报中着重提到装潢业务的攻坚转型,但相当比例从业者认为,在消费缩水的大环境中,装潢非刚需业务总量锐减,且大量业务流向“质优价低”的独立售后门店。
这一观点在中升的财报中亦有体现,上半年精品业务营收19.3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滑19.7%。售后板块的重头戏,必然聚焦在保养、保修和钣喷三大块。
03、门店“熬死对手当老大”,“关停并转”优势明显
网点冗余历来是4S店内卷内耗的原因,如今传统燃油车需求走弱,门店“关停并转”的动作持续加速。
4S集团对内资源重组,对外开启优质资产并购,均在提高品牌的集中度。
截至6月底,中升拥有107家丰田4S店及58家雷克萨斯4S店,是丰田系在中国的最大经销商。
奔驰门店数量为108家,规模居于全国第二。这些均为“中升go”客户服务体系的架构,提供了坚实的堡垒。
永达网点的调整分为燃油与新能源两大板块:燃油车聚焦于宝马等豪华品牌,占比达64%;
新能源则聚焦在鸿蒙智行等热门品牌,其上半年新开7家门店中便有5家鸿蒙智行,筹建的14家新能源门店中,有13家是鸿蒙智行。
美东仍然贯彻“单城单店”的布局策略,通过新店及并购等方式持续扩展其销售网络。就上半年的网点变化来看,除宝马和雷克萨斯外,其余品牌均有关店。
但令业内好奇的是,美东唯二的两家特斯拉售后服务中心关闭一家,而这是美东唯一试水的新能源品牌。
总体上看,缩减传统燃油品牌门店,4S集团在资金负担上得以喘息。“关停并转”潮下,越来越多的城市仅有1家单品牌4S店,“熬死对手当老大”,最终留下的门店真正“剩者为王”,生存环境显著改善。
关于新能源,中升、永达等头部4S集团已经加快动作,相较于2024上半年,如今已毫不迟疑。
但不少投资人注意到,头部4S集团更多押注鸿蒙智行、理想、小米等销量强势的新势力品牌,这明显形成倾轧局面,小集团更与转型机会无缘。
值得关注的是,新能源“未来5年只剩5家品牌”的论调反复发酵,这也使不少4S集团对“普通新势力”的前景难以乐观。
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4S集团的改革转型,车市将朝着资源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,无论售前还是售后。
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,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。传统维修...
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,会议任命小桔租车、小桔养车、小...
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、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,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...
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?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