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正文:“油”医生治不了“电”病人?宁德时代能否终结“只换不修”魔咒?
2025/8/12 15:41:09 流意 原创
当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突破3600万辆,一个日益尖锐的矛盾却横亘在车主与行业之间:
一边是消费者深陷“买得起、修不起”困境,动力电池更是“碰不得”,即便轻微磕碰或划痕,也可能触发“只换不修”的行业潜规则,动辄数万至数十万的换新费用,引发厂家、保司、维修方与车主的多方博弈;
另一边,标准滞后、人才断层、配件体系不完善、技术壁垒,构成了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的核心矛盾。
面对这一困局,产业链巨头已加速破局探索。宁德时代旗下“宁家服务”近期动作尤为瞩目:
一是8月10日宁家服务上海、泰国直营店双店齐开,标志着其服务全面升级,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子。
二是其“CTP电池超声导波无损检测技术”重磅亮相,可在不拆解电池包前提下精准定位损伤,直击“维修贵、不敢修”的行业顽疾。
电池巨头强势入局售后市场背后,释放出哪些信号?随着新能源过保元年到来,售后市场是否已经打响“卡位战”?
01、“轻微磕碰”就要换整包,车主的“心头病”如何治?
去年,一位新能源车主在高速行驶中底盘螺丝遭遇撞击,竟被厂家告知需更换整个电池包,费用高达17万元。保险公司起初拒赔,车辆滞留4S店40天,最终在舆论压力下才勉强同意。
然而,这种看似保司妥协的代价往往转嫁给车主——来年保费飙升甚至拒保,成为保内客户的普遍宿命。
保外客户的处境同样艰难。车企出于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,对电池维修渠道严加管控,非授权维修点囿于技术壁垒和法律风险(如解锁被诉)而不敢承接。
同时,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CTP(Cell to Pack)电池技术虽提升了续航和快充性能,却因高度集成导致维修难度陡增。车企倾向整体更换以规避安全责任,第三方维修点则普遍缺乏技术和可靠配件。
于是,“天价换电”与第三方维修缺乏保障,成了车主的“心头病”。
面对这一行业顽疾,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提出了更全面的解题思路——“原厂配件+专业维修+原厂质保”三位一体,力求标本兼治。
技术破壁是宁德时代的核心优势。其“宁家服务”开发的独家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,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故障探测,准确率超90%,避免了因拆解电池包造成的二次损伤。
精准定位电池包的问题后,“疑难杂症”可进入CTP返修中心维修。该过程执行严格标准:恒温恒湿无尘环境确保电芯集成不受污染;仅电池拆解检修就包含34道精细流程,保障维修质量。
这套方案从技术上显著节省了维修时间和成本,更关键的是提供了原厂配件与原厂质保的承诺。这既打破了行业“只换不修”的潜规则,也彻底消除了用户对维修后电池可靠性的担忧。
事实上,针对保外客户,宁家服务在国内建立多家返修中心,R1返修中心57家,专注基础型技术修复,涵盖柔性电路板返修、水冷版精密修复等;R2返修中心15家,专注攻克CTP电池的拆解、返修等行业技术难点,涵盖下箱体、Block等非最小维修单元高难度更换及返修作业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宁家服务近期还通过小程序限时推出0元电池检测活动,惠及更多保外车主。假以时日,随着用户痛点被逐步根治,“维修贵、不敢修”的死结被解开,新能源售后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。
02、售后市场打响“卡位战”,宁家服务的优势在哪?
痛点即机遇。随着早期新能源车型陆续脱保,未来八年预计近2000万辆动力电池将超出质保期。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电池厂、主机厂、保险公司、4S集团以及众多第三方势力竞相涌入,售后市场“卡位战”已然打响。
尽管入局者众多,但AC汽车曾分析指出,目前新能源售后服务市场尚未诞生真正的行业龙头。
整车厂三电技术路线各异,服务体系各自为营,授权渠道的密度和覆盖范围无法满足消费者修车的便利性要求。
传统汽服连锁品牌推行的"1+N"三电业务模型,目前仍聚焦轮胎、美容等轻量级服务,核心的三电专修业务推进缓慢。
独立售后门店虽积极向新能源转型,但在核心的三电维修能力上严重不足。F6数据研究院对1万家维修厂的调研表明,具备三电维修能力的仅200家。
“宁家服务"作为电池厂商入局的代表性企业,已然跑出了身位优势。其服务网络规模已突破全球1100家门店,初具规模效应。而支撑其快速扩张的核心优势,在于其他玩家难以企及的几点:
首先,庞大的装机量构筑了坚实的用户基础。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3689万,其中约1400万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。这一庞大的基数是其售后业务的天然土壤。同时,宁德时代在C端用户中建立的“选电车看电池,认准宁德时代”品牌认知深入人心,为服务网络持续蓄力。
其次,宁家服务在技术、标准、配件及人才培养体系上深耕多年,构建高效服务体系的潜力巨大。例如,宁德时代已在全国18省市布局培训基地,累计培养专业人才超8600名;依托覆盖全国的67座、总面积超37万平米的备件仓网,有效保障了核心配件的高效供给。
再者,车企对电池配套厂家的售后服务网络及质量要求日益提高,而独立修理厂对转型新能源售后需求迫切。宁家服务采用“直营+授权”模式,理论上更易打造成功的新能源维修连锁品牌。
当然,大规模的2C业务释放需要时间。任何巨头构建服务网络的终极目标是盈利。这对入局者的成本管理及运营能力提出了挑战。
更重要的是,确保售后服务网络的良性运转,就需要构建出稳定且高效的门店盈利模型。宁家服务当前的先行实践,其探索路径及最终能否破局,对行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03、生态化布局是“必答题”,新能源售后告别“野蛮增长”
在行业人士看来,新能源售后市场正沿袭燃油车后市场轨迹,从混沌无序走向行业洗牌与新秩序建立。
当前市场乱象丛生:部分企业利用维修厂转型焦虑,以新能源之名行收割之实;大量不具备三电维修能力者仓促入场,导致维修事故频发。
这种野蛮生长的代价,是用户痛点未解并引发政策干预,倒逼行业走向合规化与规范化发展,也迫使产业链大玩家亲自下场,以生态化视角破解售后散乱差的困局。
动力电池作为横跨电池厂、主机厂、保险公司的核心部件,贯穿生产、装车、使用、维修、回收全链条,其价值最大化必然依赖生态化布局。
宁家服务在创立之初,便围绕电池全生命周期展开布局。其网络不仅覆盖三电检测与维修等核心业务,提升二手车流通透明度与保值能力,更延伸至电池的2C销售、回收及再制造环节,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。
与此同时,生态化布局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,涉及技术、产业协作与政策的深度耦合,因此需要行业共创共建新“标准”。
据悉,宁德时代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各类标准已达24项,并针对乘用、商用、储能三大产品线、六大场景、四大品类,自研定制检测、远程诊断、维修及工装工具装备体系,确保服务与品质的高标准。
宁家服务的生态化实践,既为合作伙伴开辟新利润增长点,也抬升了行业准入门槛。未来入局者需在技术、服务网络及生态布局上具备实力,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
推演行业终局,新能源售后赛道终将告别野蛮生长,经历大洗牌后,红利将流向少数握有“通行证”的专业机构或专修连锁。
对绝大多数售后企业而言,盲目追风不可取,理性选择在于加入巨头构建的生态圈或寻求差异化生存路径。
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,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。传统维修...
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,会议任命小桔租车、小桔养车、小...
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、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,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...
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?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