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正文:突发!某主机厂旗下千店连锁爆“解约潮”,加盟商称“可惜”,问题出在哪里了?
2025/10/23 14:48:50 流意 原创
近日,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一份声明引起售后企业的广泛关注。
声明指出,其旗下售后连锁品牌“车工坊”因被认定侵犯第三方公司“车功坊”注册商标专用权,将不再继续使用相关标识。
然而,这起看似仅为商标层面的纠纷,背后牵动着全国近千家车工坊门店的命运。
据AC汽车了解到,河南、湖南多地的加盟商透露,他们已陆续收到上汽通用发出的《合同解约函》,被要求在指定期限内拆除所有与品牌相关的标识,并完成系统内的业务结算。
一位湖南加盟商表示:“目前湖南区域的车工坊已全面启动退网程序,我们正在共同协商后续处理方案。湖南高峰期曾有80多家门店,目前还剩50家左右。据我判断,这次解约影响的范围可能是全国性的。”
根据AC汽车了解,车工坊在全国共拥有957家门店。而早在2020年6月,其850家门店中有37%为4S投资人开设。这批与主机厂关系更紧密的门店是否同样受到影响,目前尚未有明确消息。
这也意味着,继福特Quick Lane停运、车享家业务收缩、北汽好修养转型之后,又一家主机厂旗下售后连锁品牌站上十字路口。
01、“正在处理系统里的资金”,多地出现解约潮
“收到解约函后,区域经理告知我们系统正常使用、不受影响,但是我们还是很担心后续问题,目前正在积极处理存放在系统里的资金。”一位河南加盟商说道。
根据解约函内容,加盟商需在今年12月31日前,停止展示一切与上汽通用及其产品相关的标识,并自费拆除建筑物和设施上依合同设置的标识。
此外,自收到合同终止函的45天内,须在系统内完成配件订购、延保销售、整车索赔等业务的结算,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。
而在收到退网结算通知后的30日内,加盟商还需提交退网资料,并将公司注册状态至少保留半年,以备可能的资金结算与返还。
一位湖南加盟商透露,自今年上半年合同到期后,“车工坊”方面已停止续签。
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“关于商标侵权问题,主机厂似乎不愿出资回购,而是直接发声明放弃。基本上,他们已经放弃了车工坊这个项目。”
不过,商标争议或许只是表面诱因,车工坊更深层的挑战仍来自内部。
一位北京加盟商谈起现状,言语中难言不平。“2024年,北京所有车工坊门店被集体下线,当时北京区域至少有十几家店。据说是上汽通用旗下某4S店投诉导致的。”这是他最不满的一点。
“大多数加盟车工坊的门店,其实并不指望总部能推送多少客户——即便推送了,客户也未必认可我们这样的独立售后门店。我们加盟,主要是借上汽通用的品牌背书,维系好自己的老客户。现在4S店把客户流失归咎于车工坊加盟店,实在有点荒谬。”
他还提到,解约之前,车工坊总部已进行过一轮大调整。“现在总部只剩下几个人,却要管理全国近1000家门店,想想就知道,这样的模式很难持续。”
02、“项目没问题,难在内部阻力”,加盟商表示惋惜
上汽通用车工坊自2016年启动以来,一度发展迅猛。五年时间内突破1000家,成为当时国内少数达到千店规模的售后连锁体系之一。
与其他主机厂主导的售后连锁不同,车工坊从一开始就更侧重于下沉市场,积极开拓三四五线城市,力求与上汽通用自身4S网络形成错位竞争和有效互补。截至2020年9月,其布局在低线城市的门店占比已达70%。
为了赋能加盟店,上汽通用向其开放了多项传统上由4S体系独占的资源,例如保内客户索赔业务,并协助门店承接4S店流失客户,甚至试点新车销售与二手车整备等业务。
这些举措,在当时是主机厂探索独立售后模式的勇敢创新尝试,将原厂供应链与技术优势最大化释放到售后网络。
然而,车工坊在内部定位上始终存在难解的矛盾。
上述北京加盟商表示,车工坊项目在总部层面一直“很别扭”。“他们既希望我们这些修理厂投资加盟,又处处提防,生怕触动了4S店投资人的利益。”
令他难以理解的是,在一些没有4S店的区域,主机厂对是否授权设立车工坊网点也表现得十分犹豫。
“他们总是优先考虑4S店投资人,哪怕对方迟迟不建店。我们曾看好云南某地市场,计划开设3到4家车工坊。但主机厂一直不批,最后硬是错过了最佳时机。”
尽管总部在执行层面遭遇阻力,不少加盟商仍对车工坊模式本身表示认可。
这位北京加盟商补充道:“直到今天,我也不认为车工坊项目本身有问题。在众多主机厂做的售后连锁中,上汽通用是少数真正尝试打通内部资源并导给加盟商的。这个模式是值得肯定的——可惜内部阻力太大,某种程度上,是他们‘自己把自己干死了’。”
一位河南加盟商也持相似看法。他认为车工坊在区域市场中曾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。
“尤其在县级市,当地没有雪佛兰或别克4S店,但保有量却不低。车工坊就像一家‘小型4S店’,凭借原厂件、第二品牌件以及主机厂提供的技术支持,很容易获得车主信任。”
随着近年来雪佛兰4S店大规模退网、别克4S店收缩,车工坊本应成为4S体系重要的网络补充,理应受到主机厂更多的重视。
“很可惜,车工坊似乎等不到这个机会了。”
03、利益博弈加剧,主机厂难圆“售后连锁”梦?
大象转身,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自2015年以来,后市场涌现出多家主机厂售后连锁,但发展状况均未达预期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从上述车工坊加盟商反馈中能窥见一二:主机厂在权衡4S投资人与社会修理厂利益冲突时,往往会倾向于前者。这意味主机厂很难将配件、技术、客户等资源与售后连锁体系实现无缝协同。
另一方面,主机厂体系过于庞大,内部业务协同与组织管理时常是割裂的,尤其在管控连锁与运营车主能力方面有所欠缺。
此外,主机系售后连锁在模式轻与重的选择、网络规模与盈利协同、以及网络效应和用户体验协调等问题上,也难以做到平衡。
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点出了问题核心:“所有手握资源的主机厂做服务连锁,都很难跳出‘资源本位’思维。他们总认为,自己拥有这些资源,加盟商就该自然地把生意做起来;如果做不好,那便是加盟商自己的能力问题。”
车工坊虽按下“暂停键”,但主机厂在售后的布局并没有终止。
近两年来,随着燃油车市场整体承压,传统主机渠道网络正经历剧烈动荡。根据杰兰路统计,2024年,9大合资车企共计1000家4S店“阵亡”,不少品牌在区域市场出现服务真空。
这一现实,倒逼主机厂不得不加速调整渠道与售后策略。
例如,一汽-大众推出“轻量化”网络,鼓励4S店投资人在社区建设小型“服务店”;同时推出第二备件品牌“仲谋”,并向汽修厂开放加盟,设立“仲谋体验店”,旨在挽回流失的老用户。
奇瑞则联合经销商共建“佰驾适”连锁,业务覆盖洗美、贴膜、轻改与三电维修等,目标客户不再限于本品牌流失用户,而是面向全系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主。广汽本田也联合经销商推出了“乐享养车”连锁品牌。
与2015年那一批尝试相比,当前主机厂的售后策略已发生明显转变:它们不再执着于打造纯独立售后网络,而更多是为维护现有经销商体系、稳住售后基本盘。
总的来看,在电动化、智能化重塑售后逻辑的今天,主机厂的每一次转身,都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左右手互搏。若“资源”成为转型的枷锁,可能又会演变为一场内耗。
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,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。传统维修...
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,会议任命小桔租车、小桔养车、小...
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、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,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...
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?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