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正文:定损额差3万、事故车3个月不给修,保司为何与4S再起冲突?

定损额差3万、事故车3个月不给修,保司为何与4S再起冲突?

2024/4/3 9:27:11 流意 原创

降本压力下,保司与4S店之间的“定损博弈”也在加剧,倒逼保司不得不调整4S与综修厂的“维修结构比”,并提高车主在综修厂的留修率。

车险

2023年,车险企业亏损面达到73%,降本压力之大毋庸置疑。

通常而言,4S体系凭借保费优势,保司一时难以撼动,降本压力几乎怼到修理厂端。事实也确实如此,近两年,保司与修理厂因定损爆发的冲突事件常见诸报端。

如今,保司的理赔政策再度收紧,在定损环节被“卡脖子”的不只是修理厂,也有4S店

据《读特新闻》报道,日前,车主田先生在异地发生事故,4S店定损4万元,保险公司定损1万元,因定损额差距大,导致车辆停在4S店至今3个月未修。

似乎,保司与4S店之间的“定损博弈”也在加剧。而且,在巨大的降本压力下,保司调整“维修结构比”的意愿趋强,会利好综修厂吗?

01、定损差额3万,事故车拖3个月不修

去年12月12日,车主田先生驾驶奥迪车在湖南省衡阳市某地发生交通事故,对方车主全责。随后对方车主向保险公司报案,由衡阳某某财险负责对田先生受损车进行定损理赔。

田先生表示,当时保司工作人员未到现场,是车辆拖到交通事故快赔处时进行勘察的。工作人员提出到他们的合作汽修厂维修,但田先生希望去4S店。

12月17日,田先生委托衡阳市某4S店定损维修。该4S店提供的预估定损报价单显示,更换和维修的定损额合计在4万元左右。

车险

△4S店出具的定损单

但此方案并未得到衡阳某某财险的认可。

2024年1月10日,衡阳该财险和4S店工作人员一起拆解受损车辆,保险公司最终认定予以理赔的定损额为1万元左右。

车险

保司出具的定损单

田先生对保险公司的定损金额也不认可。

“有部分明显损坏需要更换的配件不给换原件,只给修复。修复的效果无法保证。”他希望保险公司能提供书面承诺,承担后续二次维修产生的费用,保险公司并未同意。

就此,田先生与衡阳某某财险针对定损差异的协商陷入了僵局。

2月21日,某某财险向田先生发送的告知函显示,由于田先生对本案三者车定损理赔一事存有异议,未协商达成一致,故保险公司无法理赔赔款。

对比4S店和保司给出的定损单可以看出,4S店的解决方案是以换代修,保司以修复为主。以前杠为例,4S店更换原厂件需要7800多元,而修复费用只需1000多元,两个价格相差七八倍

于是,事情一度拖至3月中旬,田先生的事故车仍然处在待修状态。

02、4S理赔政策在收紧

在车市景气度向上的年份,4S在面对保司时有“一对多”的谈判优势,因为新车是保费的流量入口,保司只有“降低姿态”拿到这批新车客户,才有后续的转化动作。

近几年,燃油车市场显现颓势,拖累了4S店的新车销量,拉低了保费规模,以至于业内曾出现保司要求降低4S店新车保费返点的事件

车险

此外,4S店赚钱靠售后是行业公开的秘密,事故车业务又是售后利润的大头,占比超过50%;而事故车利润的大头又来自配件差价

所以,上述奥迪4S店“以换代修”的做法在意料之中。而此举带来的结果必然增加保司的赔付成本。

再者,叠加919费改的影响,保险覆盖范围扩大,新车保费也难赚钱。保司开始组建自己的续保团队,打着“替4S店减轻负担”的口号,大面积进行外呼,加大对次新车续保率的考核甚至借4S在正常返点之外的贴点、以及赠送增值服务来促成自己续保业务的成交

当然,保司帮助4S店做好续保业务,真实意图是想掌控事故车的售后流向,谁维修成本低,就导给谁。

只是保司的“小算盘”并未打响,因为车主在发生事故时,和田先生一样更倾向于选择4S店。

这也是4S和保司博弈的“筹码”。

因为“保费换产值”的模式没有变,强势4S如恒信集团敢于硬刚保司;而弱势4S只能选择顺从,接受保司在定损、赔付环节被额外打折的情况,或者鼓励车主去诉讼或找第三方评估。

有业内人士猜测,上述案例中的奥迪4S店在定损环节被保司“卡脖子”,可能是其保费没有达到“送修”的“事故定损产值”。

03、会利好综修厂吗?

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:

一,2023年,64家经营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中,只有16家公司盈利,利润140亿元。47家公司亏损,累计亏损金额51亿元,亏损面超73%。

二,目前全国整体车损年赔付金额在7000亿人民币左右,4S占据70%份额,独立维修店占25%,连锁维修占约5%。

两组数据勾勒出事故车现状:保司降本压力飙升,4S店仍在“吃肉”,进入保司核心体系的修理厂“喝汤”,未入网的修理厂连骨头都很难啃到

当然,4S能够“吃肉”的前提是提供足额的新车保费,综修厂可以“喝汤”的条件是修车价格低。

前文也提到,4S受新车销量下滑及三次费改的影响,“保费换产值”模式受到严重冲击;而4S过分挖掘事故车产值的做法,与保司降本的初衷背道而驰。

这让保司不得不开始调整4S与综修厂的“维修结构比”。

一方面部分保司将理赔一条线分开,重点考核渠道赔付率KPI,并加强监督拆解、防扩损。

另一方面保司引导车主进入合作修理厂网络的动力更足,并提高车主在修理厂的留修率。

上海某综修厂与头部保司深度绑定,帮保司运营并服务客户,承诺车主代驾车等增值服务。该老板表示,一单3000元以上的事故车业务,综修厂可以帮保险公司节省60%的成本。目前,事故车留修率已经达到30%。

原因也不难分析。

随着前端新车带来的保费规模下滑,让保司更加重视后端赔付成本的控制。保司自然倾向于选择成本低的非原厂渠道维修,打造自己的核心服务网络。

对于能够进入保司核心网络的综修厂而言,或是利好。

于是,我们也看到事故车行业呈现新局面:在保司核心网络内的修理厂,帮保司降本,保司帮其提高留修率,双向奔赴;而在网络之外的修理厂,则引导车主起诉保司,冲突加剧

在行业增量消失、内卷加剧的背景下,这种局面或将成为行业常态。

写在最后

站在车主田先生角度,提出一个问题:事故车维修过程中,对损坏的零配件是修复还是更换,到底谁说了算

车主从自身利益出发,当然是希望更换原厂零配件,因为在购买保费时并未明确维修时只修不换。

站在维修方的角度,更换产值高,且售后纠纷少;而保司并非慈善机构,盈利指标下,修复成本低是首选。

以此来看,这像是一道无解题。保司、维修方与车主三方利益体陷入零和博弈

在此背景下,也有两个话题值得探讨:

一是保司会不会借此加速推动保费差异化进程?

二是保司有庞大的车主用户群体,能否和 “特斯拉、蔚小理”等新势力一样,构建以保司为核心的授权钣喷中心?

你的答案是什么?

参考文章:《事故车3个月未修!因4S店与人保财险定损额差过大陷入僵局?

今日头条

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、信息、资源中心

媒体合作

合作伙伴

@2014-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| 沪ICP备1401686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