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正文:2022年,新能源车售后留给汽服门店的“油水”还有多少?
2022/5/24 9:44:00 黄卫强 原创
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已成事实,必定改变整个汽车后市场格局,对各领域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。那么现阶段,售后服务领域该怎么应对?笔者抛出自己的分析,欢迎广大同行讨论和拍砖。
01、可“落地”的售后需求“寡而不均”
首先,我们看销售和保有量:截止到2022年初,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近900万台,相对3亿汽车保有量,占比只达2.9%左右。数据说明,虽然新能源车销量提升十分迅速,但占比相对较低,售后服务市场还是以燃油车为主。
从区域分布来看:公开数据显示,中国34个省、直辖市,新能源车销量中的很大部分还是在北上广、江浙沪这六个经济发达区域。其他28个省、直辖市的销量占比,相对以上六个区域相对很少。
从用途来看:新能源车保有量,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运营车辆,比如网约车、公务车、物流车、公交车等,特别在内地省份,真正的新能源私家车也许还没有运营车辆多。
这些资源比较集中,并且有一定的垄断性,独立售后很难接触到。比如我们本地的公交车,有专门的公交系统新能源车维修厂进行保养维护,并不会流入社会。
再结合上述区域销量和保有量来看,除江浙沪北上广之外的省份,新能源车私家车保有量还要更低。
02、主机厂4S“闸门”收紧
燃油车刚进入市场时,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富裕起来,加上国家又大力支持汽车产业,市场竞争少,各路汽车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。稍微好点的品牌4S店,售后都是满满的。
所以4S体系还搞出客户分级来,差点的客户直接就放弃维护。再加上主机厂和4S都没有直接掌握客户车辆车况的手段和方法,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也有限,所以独立售后能喝上从4S体系漏出来的“汤汤水水”,也能混个“肚儿圆”。
从本质上来说,但凡能够拢的住,哪个会放水?
新能源车汹涌而来时,面对的是已经充分竞争的市场,一入场就是混战,有造车新势力甚至把终身保养都送出去了,这在当年燃油车时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这种情况下,新能源车主机厂怎么会在售后这块放水呢?
再者,由于新能源车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上做的很好,主机厂通过车联网和遍布车身的传感器,能够对车辆状况能实时了解,并且能与车主实时交互。那么只要主机厂想要,就可以深入了解车辆、影响车主。
全国有685个行政市、2853个行政县,全部覆盖的话,少说需要数千上万的服务网点,主机厂自己去布设和管理,想想都是件头皮发麻的事情。燃油车通过4S经销商体系,其实也是一种授权的销售和服务连锁体系,解决了上述问题。
目前,新能源车企看起来更加青睐直营和互联网新零售模式。对比早期燃油车的授权售后会发现,因为主机厂在某个区域保有量不够,会授权独立售后企业作为服务网点。但基本上只要本地保有量足够,厂家后续都会收回独立售后的服务网点资格。目前独立售后还能保留主机厂售后服务网点的,都是因为区域保有量还不够。
所以,现阶段虽然新能源主机厂也给分散的独立售后做授权服务网点。但未来肯定会收回的。
03、“类4S体系”第三方连锁或是主流
结合上述因素,加之新能源车保养和维修频率大大降低——国外有数据表明新能源车售后工作量将会比燃油车降低1/3、甚至2/3。与此同时,新能源车对技术、维修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大大高于燃油车。
因此,北上广、江浙沪独立售后企业如有机缘,能够拿到主机厂售后授权,或者拿到新能源运营车队的售后定点合作,或者自身保有客户也买了相当数量的新能源车,就可以顺利转型新能源车售后。
其他区域的独立售后企业除非有大机缘,否则做新能源车售后还需谨慎;量力而行,不宜过大的投入。
从长远来看,单店以后承接新能源车售后的几率很小,就算现阶段因为新能源车保有量还不够,会授权跟分散的单店,以后肯定是会收回的。
以后新能源车售后,一定是在主机厂主导的售后服务连锁体系里,或者授权给第三方连锁,一如当年的4S体系——只是以后可能是2S或者3S。
说这么多还是想提醒大家,目前后市场有部分企业,借独立售后对新能源车售后的焦虑和渴望,收取动辄数万十数万的培训费,希望广大同行能够谨慎清醒辨识。疫情期间,现金为王,一旦本金回报周期过长,很可能鸡飞蛋打。
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?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?
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,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。传统维修...
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、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,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...
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,会议任命小桔租车、小桔养车、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