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正文:少了资本冲击,汽配城复燃,两极分化加剧?

少了资本冲击,汽配城复燃,两极分化加剧?

2022/3/9 11:44:06 无庸 原创

少了资本冲击,汽配城恢复生机,车后行业两极分化,转型成时代主题。

汽配

2021年后市场进入融资低谷,供应链处于“失声”状态,不过总体来看并不是所有人想象中的那么难,仍有一些新机会的迹象。

01、汽配城复燃

曾几何时,如雨后春笋般的供应链平台在资本催动下,以打倒旧势力的口号向汽配城发起冲击。

有那么一段时间,所有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型分析,认为汽配城是旧势力和落后生产力的代表。同时由于汽配业态通常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,加上税收贡献并不大,一般会让政府动起搬迁念头,一时间“有志之士”纷纷搬离汽配城。

而最近发生了一些新情况,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收缩,让不少区域原本要拆迁的汽配城没了下文。毕竟汽配城业态虽然有些混乱,但也代表着最有生命力的个体户,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。

同时,资本趋冷,供应链早已不复当年‘雄赳赳气昂昂’的样子。这就让原本不少搬离汽配城的汽配店又开始回流,如合肥汽配城、杭州万品汽配城等等

笔者从几个朋友处了解到,有从厂家出来做渠道批发业务的,有原来做门店终端生意回归到汽配城做批发业务的,他们都回归到汽配城做渠道批发业务。看中的就是汽配城的得天独厚优势:其一是产品聚集齐全,调度方便;其二是跨区域物流云集,为配送提供极高的便利度。这两条属性是渠道必备条件。

为什么这个时点还回归做渠道批发业务?

通过与他们沟通得知,前几年供应链平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,随着资本的冷却已经进入尾声。一顿操作猛如虎却并没有将传统汽配城打倒,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整体认知的发展,但是渠道的价值尤其产品公司的价值被放大。

汽配SKU繁杂众多,作为制造业的中间环节,纯产品公司的价值越来越获得行业认可。没有供应链烧钱乱打价格战,行业逐渐回归到理性利润循环。

02、两极分化加剧

整个汽后行业两极分化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——58同城上数万家汽修店转让是事实,某些下沉市场的单店产值连年暴增也是事实。这个情况时刻发生在中国的任何角落,原来那些年轻的学徒怀揣着梦想租下店面,装几台举升机就能创业的时代正变得一去不复返。

新形势下,对客户管理的水平,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,对店内管理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,维修门店单纯只是输出简单技术的创业已经行不通。

汽修两极分化同样向上传递到了汽配供应链。

有些管理有方的汽配店连年开分店,甚至在一个县区做到6-7家分店,单纯易损产值就能做到650万/年。

有些汽配店一年不如一年,单店产值从未超过200万,从5家店萎缩成3家店,最后是2家店。细算每个品类都不挣钱,于是一直缩减品类砍分店,忽然发现规模越缩越小,最后连人也养不活了。结果员工全部出来开店,个个活的比原来强多了,这个时候才发现根源是分利问题没做好。

这些年随着各类模式的洗牌和冲击,不论是否走出所谓对的模式,至少让大家看清了一件事情——回归生意本质是所有模式的原点。

模式的冲击,加剧了竞争和人才、资金等要素的流动,让原本传统的很舒服(高毛利)的汽后行业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:汽配供应链从以前50%毛利降到25%左右,维修领域从以前80%降到了45%左右。

不是现在太难了,而是汽后领域以前的钱太好挣了,让大家不太适应了。实际上与隔壁的餐饮、旅游、服装、五金和装修等行业相比,汽后行业仍然算是一个至少能养活人的行业。

03、转型是当下主题

笔者走访多地,不论是汽配还是汽修都在讨论新形势下如何转型,好像这年头你不扯上两句转型都不好意思出门。

转型转什么?去年笔者曾有一篇关于新能源文章(参考:新能源与汽车后市场还能擦出新火花吗?),前10年新能源汽车增长比例5%,后一年增长超过10%。乍一看,新能源似乎从量变进入到质变阶段。

最切身的感受是,凡是做到区域头部的老汽配或者连锁汽配,基本上对整个行业持一定的悲观态度,等于把行业老人的信心冲没了。有一个共同观点就是,围绕发动机的配件涉及技术零件最多,去掉后会减少大量的生意;与此同时,新能源主机厂触达C端的做法,让未来能流到独立售后的生意变得更少。

汽配转型方面,谈论最多的就是转向生命力周期更长的底盘、轮胎,甚至一些新能源相关的产品零件;目前几个供应链平台都在积极向这些产品品类靠拢。

轮胎不用多说,虽然横跨油电两类车型、生命力周期很长,但早在2015年厂家就已将触手伸到小b端,加上途虎在轮胎品类上打穿到C端,笔者是不建议盲目上马轮胎这个毛利不高、但资金占有率却不小的品类,而且轮胎的渠道玩法都极其成熟。

对底盘件品类,不同区域认知和成熟度不同。这个品类最大的差别是货值率接近全车件。由于涉及一定程度的专业性,流通效率不高。

你可以见到维修门店备货易损件、油电轮,但很难让他们备货底盘件。这个品类的特征是,假设你改行了,仓库里的油电轮打个折有人收;这个东西打折都很难找到接盘者。

目前不少油电玩家想上底盘品类,请务必确保供应商能提供强劲支持(包括产品齐全度,质量售后,查询匹配能力等)。这两年这个品类上的人不少,大多是转型或者防御型上货逻辑,周转率仅有1-1.5次/年,而且还要关注周转率低和不常用型号的退换。

维修门店转型方面,由于这几年不同名称的连锁早已把保养打成了流量项目,门店基本都向发动机养护、底盘养护、轮胎养护he 制动养护等更高产值的项目上做增量。伴随着去发动机化、更高级别的汽车智能化,事故和发动机生意会大量减少。对新能源汽车尤其三电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,有机会低成本的搭上新能源汽车维修点,不论它是一线、二线还是三线车型都可以尝试。

写在最后

昨天有个朋友反复说,今年可能是整个汽后群体回归传统渠道,重新认识传统价值的一年。也许这几年疯狂的资本冲击,让行业不少人忘了汽后原本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,不需要资本,回到正常的生意逻辑一样精彩。


今日头条

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、信息、资源中心

媒体合作

合作伙伴

@2014-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| 沪ICP备14016864号-1